设置

关灯

番外一(第2/11页)

他又像故意得一样,叫了甲字班的第二个人,“李念原。”

清瘦少年揉着手心也不情不愿地站了起来,白院长说出了他接受考评的题目“中庸。”

这李念原果然是神童,一篇中庸从头到尾流利又完整地背了下来,对文章的解释不但正确还深刻。

白老夫子却仍有不满,剜了他一眼说“写文章时也要这么工整、守规矩”

李念原干巴巴地“哦”了一声,白老夫子才放过了他。

徐承志有些好奇,也不知道李念原写了什么能把白老夫子气成这样。

考评成绩会在第二天的课上下发到每个学生的手里。徐承志第一次参加得了一个不上不下的成绩二等下。

他一点不伤心难过,心中直喊万幸甚哉。毕竟在见识过甲字班的学生后,他知道自己不足之处甚多。

在广陵书院生活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一晃眼三年过去了,徐承志在四平八稳地考过了县府试和院试后,已然是个秀才了。

白老夫子看他文章朴实,功底扎实,还特意写信告诉陈秀才,一是夸他二是建议他过几年试一试江南乡试。

原本一切都应该按照这样的计划来进行,徐承志在书院的三年也渐渐爱上了读书人的生活,此时心中满是圣贤书,给家中的信里也常常抒发自己科举后对为官为人的想法。

至于李念原这号人,在李念原没有在书院里捣蛋的时候,徐承志都不太会想起他。他们隔得太远,从来没什么正面的交集。

可老天爷总爱捉弄人,就在徐承志心态转变时,他那位伟大的祖父徐老太爷终于是两脚一登,驾鹤西去。

这个时代对有功名的读书人来说孝道是比天还高的事,但凡家中至亲的亲人去世都要守孝三年,这三年不能办喜事不能当官也不能考功名。

于是徐承志只能收拾好行李回淮安老家。他当初来书院的时候是孑然一身,离开书院的时候同样也是如此。

他花了三两银子雇了一辆马车,当马车载着他离开书院的时候,一群年轻人欢呼着冲进书院,嘴里大声嚷嚷着“院长,中了,中了,李念原乡试第二,卢荀第三,两人都中了”

马车里的徐承志此时忽然想起,是了,今日是乡试放榜的日子,而甲班的今年都参加了乡试。

他露出一丝欣慰却又有些期待的笑容,他想,三年后自己回来,应该也会有这样一天。

可回到淮安的徐承志体验了一把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给徐老太爷出殡时,徐承志的父亲操劳过度倒在灵堂前,就在他一把骨头快散架的时候,徐家在江宁的亲戚杀到了淮安,还敲了淮安府的登闻鼓。

原因也简单,他们要分徐老太爷留下的家产。

对徐承志的父亲来说,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但那群亲戚振振有词。说徐老太爷当年起家的时候徐家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