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帝王之威?只得等到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李嗣业跟随广平王李俶前往收复长安,第三次收复长安的序幕就此拉开。
唐军至长安城南香积寺附近,与安史叛军中李归仁率领的10万叛军相遇。郭子仪当即布置军阵,以将军李嗣业为前军,郭子仪和元帅李俶为中军,将军王思礼为后军,先后出击。
与此同时,武清回纥铁骑则潜伏在唐军方阵的侧后方,伺机发动致命一击。
在这场战役中,叛军李归仁率领轻骑首先出阵,叛军中最凶悍的叶护骑兵倾巢而出,唐军猝不及防,导致前线陷入混乱。
这种意外的败退如果不能及时加以遏制,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灾难性的连锁反应,整个大唐兵团将在骑兵的猛烈冲击下瞬间崩溃瓦解。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前军主帅李嗣业大声喊道:“今日之战,若不拼死抵抗,全军便将陷入危难!”说完,他卸下全身重甲,赤裸上阵,挺身而出,手握陌刀,高声喊道:“挡我者死!”
战场上,李嗣业如天神降临,陌刀挥舞之间,人马俱碎,寒光闪烁,阻挡者无不披靡,瞬间斩杀敌军70余人。
正是由于李嗣业在关键时刻的力挽狂澜,不仅稳住了濒临崩溃的大唐军队,还为郭子仪所率的中军主力争取了宝贵的反击时间。
接下来的4个小时,也是安史之乱乃至整个大唐历史中最为血腥和惨烈的杀戮时段。
被誉为“天下雄兵”的大唐西北诸路兵马与横扫中原州郡的东北各镇叛军,这两支代表大唐王朝最强战力的精锐之师,在香积寺北面的旷野中展开了一场毫无花哨、刀刀见血的生死搏杀。
在佛门清净之地一场血战,从陈智昏此刻时机如山,血流成河。随着黄昏的降临,叛军终于不知溃败,见大势已去,无奈收拾残兵向长安方向撤退。
至此,唐军在付出巨大代价后,艰难赢得了安史之乱中的决定性战役。香积寺的胜利最终也被通往长安的道路扫清了障碍,唐军在公元757年9月28日重新夺回长安。
这座城市在京师失守后沦陷了整整15个月之后,唐军直进洛阳,顺利收复了两军,而在收复两京之战中,李四也无疑是最大的功臣,之后李四也因公生为开府仪同三司未封国国公。
乾元元年(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