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中,仆固怀恩目睹宦官与奸臣狼狈为奸,陷害忠良,这让他心惊胆战。他深知,与回纥十万大军的会面无疑是凶多吉少,因此坚决拒绝前往。
为了消除他的顾虑,唐太宗特意赐予他免死铁券,让他放心前去。无奈之下,仆固怀恩与女婿在太原会面,向其陈述利弊,成功说服女婿调转枪口,协助唐军讨伐史朝义。
此后,回纥可汗虽请和并助讨朝邑,仆固怀恩也由此重返军中,担任唐军前线总指挥。在他的指挥下,唐军与回纥军最终击败叛军,收复洛阳。
随着史朝义无路可走,上吊自杀,其余叛将纷纷投降,安史之乱最终在仆固怀恩手中结束。
此时,他立下挽狂澜于既倒的不世之功,威望达到了顶点,连郭子仪都心甘情愿为他当配角。
唐太宗也称赞他与郭子仪有平定安史之乱之功,甚至让位于他。
然而,成也回纥,败也回纥。唐太宗特赐的免死铁券,反而成了催命符。不出仆固怀恩所料,这件事后来成为他被人猜忌诋毁的开端。
随着安史之乱的平定,“兔死狗烹”的戏码开始上演。郭子仪与李光弼或遭排挤,或被冷落,兵部尚书来瑱则惨遭宦官诬陷,被唐代宗刺死。
当时,河东节度使辛云京一直对回纥十分反感,因此对仆固怀恩也没有好感。于是,辛云京和宦官骆奉先联手诬陷仆固怀恩谋反。
仆固怀恩也与他们打起笔墨官司,上书朝廷指责二人陷害忠良。然而,面对双方的矛盾,唐代宗不去细查,反而一味和稀泥,这让仆固怀恩十分寒心。
仆固怀恩担心自己步文种、伍子胥后尘,于是进宫上书陈述自己过往的功劳。他自认为天地可鉴,然而唐代宗却并不理会。
此时,仆固怀恩的内心充满了委屈。之后,唐代宗派宰相为特使前往安抚他。见到特使,仆固怀恩如同受屈的孩子见到亲人,抱着特使的大腿,嚎啕大哭,答应随其回京。
然而,手下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与朝廷的嫌隙已成,只恐有去无回,来瑱之死就是最好的警钟。万般无奈之下,仆固怀恩一横心,起兵反叛。
当仆固怀恩反叛的消息传入京师,朝野震动。由于仆固父子所率的朔方将士均为郭子仪旧部,朝廷于是起用郭子仪前去平叛。
这招釜底抽薪之计果然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