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存在南洋的华人来说。
他们和荷兰人的关系是处在既利用又互相提防的状态。
一方面。
荷兰人掌控了东南亚的海权。
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婆罗洲上种香料和挖矿的华人势力,还是盘踞在珠江口,活跃在南中国海的胥家海贼。
都必须要在荷兰人的眼皮子底下讨生活——这就是拥有海权的好处。
事实上。
对于朱道桦来说。
他很清楚自己来到南洋,想要从南洋攫取到足够的资源支撑他的造反事业的话。
就必然会和荷兰人发生冲突——在南洋这一块,还有什么比掌握了海权的利益还要大的呢?
不过荷兰人虽然海军强大。
但是他们也很提防华人在南洋的势力。
无论如何。
华人的数量都不是荷兰人能够比拟的。
更加关键的是。
在这些华人的后面,还有一个人口三个多亿的母国。
而且这个国家就近在咫尺!
一旦这個国家开放海洋,那么荷兰人无论如何都阻挡不了华人对于南洋的占领....
因此。
荷兰人在南洋的策略就是扶持土著,打压华人。
而且也在时时刻刻提醒南洋的华人,谁才是东南亚的霸主!
........
此时此刻。
西婆罗洲的坤甸港。
坤甸港位于婆罗洲最大的河流卡普阿斯河的河口。
通过方便的河运连接内陆,可以将婆罗洲丰富的矿产资源通过河道运输出来。
当然,对于荷兰人来说,他们在东南亚需求最大的商品是香料和蔗糖。
因此,在婆罗洲。
华人除了开采矿产之外。
还开辟了大量的种植园,种植香料和甘蔗。
占据了坤甸港的兰芳罗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卡普阿斯河两侧的大量种植园。
坤甸港旁边,就是一大一小两座用木头、夯土为主要材料围起来的传统圆形客家土楼。
这种围楼兼具居住和防御的功能。
在中国南方,尤其是广东、福建等地是非常常见的建筑。
防御功能很好。
在最大的那个土楼的楼顶。
一面荷兰三色国旗和一面上书“兰芳大统制”的四方旗。
圆型的土楼说是大土楼。
其实都已经可以算是一个城寨了。
在土楼里面这算是超大型土楼。
但如果算是城寨的话,那就算是非常小形的城寨,规模放在清国顶天了就是个小县城。
围楼内只有两条十字相交的大街。
两条大街的交汇处。
就是当今兰芳大统制共和国的总长罗芳伯的府邸。
虽然说兰芳共和国名义上的首都在东万律,但是因为这个兰芳国本就是几个嘉应州的客家大族的联盟。
因此兰芳说是一国。
但是这个国家没有军队,没有政府,实行的是宗族家法,也就是说。
这个兰芳国说是一国。
其实就类似于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