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小心翼翼地说:“我是周姨娘。”
周姨娘珍珍倒不知道萨穆哈家还有这么一号人物,她不由起了好奇心,“你怎么在这儿,前头可缺人了。”
“夫人,夫人让我在这里学规矩呢。”周姨娘柔声催促她,“你送去吧,别耽搁了。”
珍珍一拍脑袋赶紧走了,可她又按捺不住好奇,临走还不忘回头瞧了一眼。多看的这一眼才发现这周姨娘并不十分貌美,只是气质温婉,自有惹人怜爱之处。
珍珍将头油送回了秀芳屋子后,李氏和塞和里氏就让珍珍去外头与几个堂兄堂弟一起等花轿和新郎,等着在大门那儿讨新郎官给的红包。
小孩子们最喜欢的婚礼部分莫过于此,而珍珍作为有着地主梦想的“财迷”自然也不能错过。他们一群孩子先聚在院子里商讨了个方案,然后齐齐涌到门口分了个前后左右,准备给新姐夫来个下马威。
太阳落山时曹家迎亲的花轿卡着吉时到了大门口,吴雅氏长辈们先是装模作样考了几题,接着就是一群孩子堵门不让进。在曹荃做了三首诗发了五个誓,又撒了两轮红包后才冲破正门。
从这开始萨穆哈同王佳氏就再不能陪在秀芳身边了,她在屋里哭别双亲后由萨穆哈的长子背上了花轿,再有两位被称作全福人的娘家亲戚陪同送亲至曹家。
这全福人得是父母健在、儿女双全、夫妻恩爱的已婚妇人,吴雅家符合这条件的便是塞和里氏同佐领多毕的夫人。她两搀扶秀芳上轿后抱着一双儿女各自骑着白马跟在轿子旁,取送子送女之意。其余的观礼的宾客们或乘轿子或骑马也一路随行至曹家。
曹家虽入了旗但本质依旧是汉人,婚礼也是按着汉人的规矩来办,不用什么射箭跨马鞍的习俗,而是由塞和里氏和多毕夫人将秀芳从花轿里搀出,扶她跨过火盆,随后就迎新人入明堂行正礼。
明堂之中曹玺和孙氏并肩坐在上首,一身喜服的曹荃在亲友的簇拥中而来,略带羞涩地手握牵红在双亲跟前等着他的新婚夫人。
曹荃本就生得秀气,今日又是小登科大喜自是精神奕奕神采飞扬,观礼的宾客无不羡慕王佳氏得了一个乘龙快婿。
两位全福人扶着盖着红盖头的秀芳走上前从曹荃手里拿过牵红的另一头握好。
接着是曹氏的一位老人呼号: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新人跟着一一拜天、拜父母、对拜。
全福人搀扶起秀芳,端上两杯茶交到新人手里。
此时要行的是敬茶礼,此处满汉婚俗又有不同。满人敬茶礼是在拜堂后行坐床礼之后,汉人则在入洞房之前,按着汉俗没敬过茶这婚礼就还不算完。
曹荃和秀芳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