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娘,馄饨买来了。”
塞和里氏从厨房里钻了出来,她接过大闺女手里的生馄饨说:“我去把馄饨下了,阿爷阿奶都起来了,你去把启哥儿喊起来吧。”
蓁蓁点点头转身钻进了东厢房,屋里有一张架子床,窗下则是一座大炕,一个看着两三岁的男孩坐在炕上。先前塞和里氏已经给他穿好了衣服,他这会儿闭着眼,头往前一点一点的,看着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
“启哥儿快醒醒,吃早点了。”
蓁蓁两手一箍把男孩抱在怀里,她一回头,看妹妹盯着屋里的一架铜镜发愣,她用空着的那只手轻轻摸了摸珍珍稚嫩的脸庞。
“珍珍怎么了身上还是没力气吗要不要姐姐抱你”
珍珍头摇得和拨浪鼓似的,她不是身体不适,只是偶尔从镜子里看见忽然间变小的自己依然很不习惯。
蓁蓁一手抱着弟弟,一手牵着妹妹走进主屋,这时候早点已经满满当当地摆了一桌。雪白的小葱猪肉包一屉,鲜黄的小米粘糕一屉,再有就是几样自己家做的小菜。
彼时可不是几百年后的现代,想吃个包子北京城随便哪个街角都能找到点心店,若是懒得出门打开手机饿了么叫个外卖就行。这会儿的北京人民只有宫里的各位大小主子和一些王公贵族能随时随地有精致的点心吃,其他普通人则要到德胜门大街上的第一楼去买回来,所以吴雅家这一桌的早点就显得分外不同。
塞和里氏能张罗出这一桌其实也是嫁过来后婆婆李氏手把手教出来的。这李氏的身世称得上离奇,她原是山东一大户人家的女儿,清军没入关前有一次围困北京城,其中一支队伍杀到山东境内打秋风,她家全体被俘成了包衣,再之后就由当时还是旗主的皇太极做主配给了这家的老爷子为妻。
门帘一掀,吴雅家的老爷子额森和老夫人李氏前后脚走了进来。老爷子一条腿似乎不大好,走路一瘸一瘸的,但人精神矍铄。李氏举止端庄有度,皮肤甚是白皙,除了一头的银丝和眼角的鱼尾纹外岁月没有在她脸上留下多少残酷的痕迹,看得出年轻时候定是个美人。两位老人家虽说衣着朴素,但收拾得颇是整洁,配色大方简洁,衣角也熨帖平整看不见一个线头。
蓁蓁把弟弟放下,一手牵着妹妹,一手领着弟弟三人站了一排朝祖父母请安。
额森乐呵呵地点了个头夸了三人一句“乖”,头一个坐下,其余人也依着大小顺序纷纷落座。
李氏轻声细语地问儿媳:“蓁蓁她爹呢”
“蓁蓁她阿玛今儿要伺候早朝,天没亮就进宫去了,我给他蒸了两个白面馒头还有两个鸡蛋让他在班房吃。”
李氏淡然地一点头再没说过什么。
蓁蓁把弟弟交给母亲,一弯腰把妹妹抱上了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