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秒后,系统对整架飞机分析完毕,同时给出了一份改造意见。
“叮!米格-21战斗机解析完成。”
“对于该飞机的有效改进方案如下:”
“动力系统(消耗科技点)”
“WS-15涡扇发动机(400)(推荐)”
“F119涡扇发动机(400)”
“产品30涡扇发动机(350)”
“……”
“雷达系统(消耗科技点)”
“AESA(主动电子扫描阵列) 雷达(400)(推荐)”
“AN/APG-77 有源相控阵雷达(400)”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036 Byelka 有源相控阵雷达(400)”
“……”
“注:宿主可根据飞机功能需求,合理选择对应的各种兼容系统,选择完毕将统一扣除科技点。”
看着系统虚拟面板上密密麻麻的信息,杜仲稍稍感到有些意外。
按照系统的意思,只要是掌握了目标产品所需的核心技术,就能随意进行兼容组装?
这也太逆天了吧!
正因为见识过,他太清楚系统给出的改造意见的含金量了。
就单拿WS-15涡扇发动机来说,那可是装配在歼-20上的发动机型号,具备高推重比、高可靠性、低燃油消耗等特点。
相比于传统的喷气式发动机,涡扇发动机通常具有更高的燃油经济性。
这意味着在执行长时间飞行任务时,飞机可以飞行更远的距离,同时减少燃油消耗。
同时,其单台推力更是达到了161KN级别,使得发动机的推力得到了显着提升,为战机提供了更强的动力,从而增强了飞机的机动性能和整体作战能力。
再加上WS-15涡扇发动机支持战机的现代化升级,如配备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和综合电子战系统等,使得战机具有更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作战效能。
仅单凭动力系统这一块,90年代鹰酱F-15歼击机搭载的F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