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票务员的工作态度比过去好了可能有10倍,并且这两个赛季票务组想着花样的出票,还意外成功盘活了快船球票金融市场。
快船拿到冠军,且战绩持续火爆,导致之前他们为了集资出售的长期季票价格不断攀升,快船当然看不上低收高卖的那点差价,但让这个票市火爆的一个作用,就是让买票看快船比赛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种变向的宣传。
闵聪达管这些吗?他当然不管,他天天看比赛、吃食堂、钓鱼,哪有那闲工夫。
如果是别的经理,或者老板,比如斯特林那种葛朗台,又要管员工,给的钱还少,谁愿意做这些有的没的事情。
一个球队上上下下上百号人,人其实并不多,大家就在同一个地方两层楼里办公。
从资产上来说,快船市值好几亿,但从规模上来讲,上百号人其实就是一个中小型的公司。
一般来说,人越多,越不好管,像那种上万人甚至十几万人的超大规模企业,如果用闵聪达这种放羊式的管理,可能短时间内真的会破产。
你不破产,也要被下面的人给瓜分了。
可是中小型公司,百来号人大家互相都认识。
长时间一起工作,大家就和家人、朋友一样,凝聚力相当强。
有了闵聪达这个慷慨的领头人,每天工作兴致都很高。
不仅兴致高,而且很尊重和崇拜闵聪达,大家知道斯玛特先生怕麻烦,喜欢钓鱼,不爱早起。
很多事你找他汇报,如果是好消息,他还懒得听,搞不好还要训斥你几声,“这算什么好消息!”
反而是一些不太好的消息,斯玛特会一如既往的鼓励、安慰,“没事,这点小事不足挂齿!按照你的想法继续好好做!”
慢慢的,快船上下已经形成了报忧不报喜的习惯,有好事先藏着,以后再说。
反而是不太好的事情,早点和斯玛特先生说,不仅不会挨骂,还会得到鼓励和帮助。
好事自己偷着乐,坏事领导帮你顶,这样好的工作精神环境和氛围,上哪儿去找啊?
这次中国公司接盘情况是一样,一来大家相信斯玛特先生早就安排好了,你说个毛,用得着你说吗?
二来这种好事,怎么能向斯玛特先生主动汇报呢?你找骂呢?
直到最后瞒不住了,罗瑟才主动和斯玛特先生说起。
反正签字、谈判什么的,谢莉可以主导,她也十分愿意主导。
因为这事她露脸啊,是一次有政治影响力的合作,没那么简单的。
于是不知不觉中,这事儿就这么成了,就这么平了!
闵聪达大概震惊了三天,整整三天时间没有去训练中心食堂吃饭。
当然,他没饿着自己,跑去红头靴子吃披萨、汉堡、牛排,来惩罚一下自己。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