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九十一章 令人惋惜的名将(第4/6页)

奇。然而,对于王忠嗣而言,这仅是开端。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王忠嗣又兼任朔方节度使一职。在唐朝的边防体系中,朔方地位极为重要。他不仅要应对突厥势力的威胁,还需直面新崛起的契丹、回鹘、葛逻禄等部落的挑战。

天宝元年(742年),唐军将领赵承玼北征契丹,结果大败,粮草辎重尽失。面对唐军的失利,王忠嗣亲自统领大军跨越桑干河,直捣契丹老巢,三战三胜于漠北,彰显大唐威严,凯旋而归。

为了全面收复草原的几大部落,王忠嗣一改往昔英勇之态,开始运用智谋。

他与突厥的拔悉密、回纥、葛逻禄三部展开外交周旋,持续煽风点火,凭借反击之际各个击破,使得北方诸族大都臣服于大唐脚下。

多年的征战,也使得王忠嗣逐渐从年少时的勇猛武将向军事战略家转型。从朔方郡到云中军,长达数千里的边境线上,他构筑了一套完备且持久的防御体系。

自唐朝名将张仁亶之后的40多年里,王忠嗣继承其遗志,使得很长一段时间内,胡人不敢再侵犯唐朝边境。此时的王忠嗣,堪称守卫唐朝边疆的定海神针。

天宝五年(746年),王忠嗣步入人生的辉煌阶段,他身兼四镇节度使,掌控着大唐帝国大半的兵力,大唐边境的安危全系于他一人。从大唐开国以来,能有如此地位者,寥寥无几。

然而,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天宝六年,唐玄宗向王忠嗣颁布了一道难以接受的指令——进攻石堡城。

石堡城地处战略要冲,然而其规模虽小,却位于半山腰,仅有一条小路可达,攻克难度极大。因此,王忠嗣予以反对,他认为应该等待时机,从长计议。

然而,好大喜功的唐玄宗不愿久等,他说道:“我大唐帝国岂会被一座小小的城堡所阻拦?你王忠嗣不肯有所行动,那我便命他人前往。”

于是,主战派董延光登场,然而结果正如王忠嗣所料,唐军不仅未能攻克石堡城,还被前来增援的吐蕃军打得落荒而逃。

对于唐玄宗让王忠嗣分兵进攻石堡城的命令,王忠嗣表现消极。当时,作为下属的李光弼对自己的老领导处境满心忧虑。

他劝说王忠嗣:“此举不是跟领导的决定对着干吗?还是听从领导的决定,迅速合兵进击吧!”然而,

王忠嗣却回答道:“我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