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哥舒翰又坐上了左羽林军的宝座,升职速度堪比坐火箭。既然领导如此器重,哥舒翰自然要拿出真本事来回报。
当时,吐蕃军队经常骚扰边境,哥舒翰决定给他们点厉害看看。在苦拔海之战中,他连破三路吐蕃军队,所向披靡,从此声名鹊起。
此后,哥舒翰不断升迁,尤其在出任安西节度使时,又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
吐蕃军队每年秋收时节都会出动大批兵马到一个叫积石军的地方抢收小麦。
因为对方人多势众且出没无常,唐军守将无人能够防御,吐蕃士兵如入无人之境,俨然成了当地麦田的主人,被称为“吐蕃麦庄”。
哥舒翰走马上任后,决心给吐蕃强盗一点颜色看看。他悄悄在积石军设下埋伏,等待吐蕃人自投罗网。
一天,吐蕃派了5000铁骑浩浩荡荡前来抢粮。当他们毫无防备地准备割麦时,哥舒翰亲率骁勇善战的骑兵风驰电掣般突袭而来,与伏兵前后夹击,喊杀声震天。
此战,吐蕃5000骑兵被杀得片甲不留,从此再也不敢前来抢麦。这一战后,哥舒翰的名气水涨船高。
到了天宝六年十一月,唐玄宗在华清宫召见了哥舒翰,两人相谈甚欢。不久,哥舒翰被提拔为多个要职,其中最牛的便是河西节度使,这个位子是从王忠嗣手中接过来的。
王忠嗣对哥舒翰有知遇之恩,为何昔日的下属会逆袭成上司呢?这得从唐玄宗的好大喜功说起。天宝六年七月,唐玄宗让时任朔方节度使的王忠嗣攻打吐蕃战略要地石堡城。
石堡城依山而建,地势极为险要,只有一条山道通往城中,易守难攻。从开元十七年起,近二十年间唐军多次进攻此城,都无功而返。
王忠嗣认为急于攻下此城必然损失巨大,不如静观其变,徐徐图之。然而,唐玄宗一心求功,一面是下属主张按兵不动,一面是领导意图,王忠嗣不愿违背,搞得唐玄宗很不爽。
再加上当时的宰相李林甫因王忠嗣功绩卓着而心生妒忌,于是在玄宗面前诬陷王忠嗣与太子谋反。唐玄宗闻讯大怒,将王忠嗣判处死罪。
哥舒翰得知后,为救老领导,他只身入朝,面见玄宗,直接要求以自己的官爵为王忠嗣赎罪。玄宗不理睬他,他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