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八十章 第一位西天取经的高僧(第3/6页)

>

随着董卓野心的不断膨胀,其残暴跋扈的行为已然使得人人自危。于是,司徒王允设反间计,成功挑拨吕布杀死董卓,董卓全族亦被诛灭。而随着董卓的覆灭,汉末三国军阀割据的局面也由此开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纵观董卓的一生,他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贼臣代表。正所谓“汉之有董卓,犹秦之有赵高”。然而,不能否认董卓还是颇有政治能力,能在乱局之中把握机会,最终成功上位。

正如黄甫嵩的评价:“与民同居,为鸿鹄;入朝为官,便为凤凰。”然而,董卓的暴虐不仁,人心尽失,又是其为人所鄙夷的地方。但总的来说,他还是不失为当时的枭雄。

【第一位西天取经的高僧。#历史#小知识】

那是比玄奘西行早200多年的一代高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

他还是华夏远洋航行的先行者,被认为是早于哥伦布发现洲美的华夏人。他就是华夏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德高僧——法显。

法显本姓宫,是东晋时期的一代高僧,出生于今西山临汾。他所在的时代处于十六国时期的乱世,无休止的战争导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法显的三个哥哥先后夭折,因此父母在他3岁时就将他送到佛寺当了和尚。

佛教自公元1世纪汉明帝时期传入华夏后,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很大发展。

西晋时,全国佛寺已有180座,僧尼人数多达3700人。南朝谢灵运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慨叹,可以反映当时的情景。

然而,寺庙和僧人增多反而凸显了佛教中的戒律问题。加之传入中国的佛学经典要么残缺不全,特别是由于戒律经典缺乏,使广大佛教徒无从遵循,以致上层僧侣穷奢极欲,无恶不作。

为了维护佛教真理,矫正时弊,公元399年,也就是在玄奘西行前的200多年前,法显大师踏上了远赴佛教发源地天竺求取真经的路途。

当时玄奘西行时是一个29岁的青年,而法显出发时却已经是65岁的老人。就这样,在经历了13年的艰难险阻后,法显途经30余国,行程约5万里,终于在78岁时携经回国。

更值得一提的是,法显大师是中国历史上到达度印并由海上回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