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一怒而天下惊(第4/5页)

魏晋风度之所以越来越流行,除了玄学带来的超脱和追求以外,还有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把魏晋风度当成了一种自保的手段。曹操“七步成诗”就杀死了才子杨修等名士。

到了魏晋政权交替,曹氏和司马氏殊死斗争,被害的就有何晏、嵇康、夏侯玄等人。到了两晋,政治环境不断恶化,以至于名士少有善终。比如竹林七贤之首嵇康之死,更是引起了无数魏晋名士的恐慌。

因此,对于当年的魏晋风度,也许大师的总评是最客观的:这是一次苦难现实之下的精神超脱,是难得的脱离了儒家死板体系下对自我的探索。躺平,也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魏晋风度”。

躺平这个词语,指的是一些年轻人选择放弃奋斗,不再追求高收入、高消费、高房价的生活,而是满足于最低的生存标准,无欲无求,不为社会期待所束缚。

如同魏晋名士一样,魏晋风度式的躺平哲学,是当时很多名士所选择和追求的。

这是他们洁身自好的最好途径,既表露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又比较安全,也符合老庄思想,反对功利的价值观。他们向往着乌托邦式的桃花源:无君无臣,自耕自织,无忧无虑。

他们如同现在很多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一样,最初都对未来充满热情。然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躺平,其根本原因无非是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无奈的反应,也是对过度竞争和内卷化的抵制和反抗。

而面对这种现象,其实更需要倾听和理解年轻人的诉求,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说教。奋斗与躺平并不一定是截然对立的,它们反而可以相互促进。

只是在生活方式上,我们不必攀比物质的享受与追求,也不用因为羡慕别人的生活而焦虑。所以,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古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过好当下,活出自我。躺平,又何尝不是一桩美事呢?

【一口气看完战国时期合纵先去,纵横家公孙衍#历史#小知识#战国】

他是战国时代和张仪齐名的顶级纵横家,一怒而诸侯惧。他还是秦国崛起之路上的功臣,最终却走上了反秦之路。他一生传奇,却被埋没和低估。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聊聊被低估的纵横家——公孙衍。

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然而,他的名气远不及苏秦和张仪,但在历史上,他却是一位被低估的人物。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