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八六三年四月十七日,俾斯麦带领普鲁士,以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的控制权为导火索,联合奥地利,挑起了对丹麦的战争。这场战争十分短暂,很快便在英、法等国的干预下,以丹麦彻底放弃两公国的所有权利而草草结束。但是仅仅过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六月二十六日,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为了建立小德意志帝国,公然宣布改组德意志联邦草案,将昔日的盟友奥地利排斥在外,同时利用外交手段,许以帮助夺回被奥地利占领的威尼斯为条件,取得了意大利的支持并缔结了军事同盟。奥地利迅速做出了反映,对普鲁士宣战。
当时的普鲁士军队,实行的普遍征兵制,又装备了中国支援的后膛装新式步枪及后膛装榴弹炮、短管曲射炮、地雷、开花弹等新式武器;而奥地利军队实行的还是募兵制,使用的是前膛装滑膛枪跟前膛装火炮,而在军事实力上,根本无法同普鲁士抗衡。支持奥地利的巴伐利亚、萨克森、汉诺威等邦国组成的盟军,装备甚至比奥地利更差,基本上等同于滥竽充数。同时还要应付意大利军队,两线作战。处境可想而知。
此次战争中,普鲁士一共投入了六十余万部队,凭借密布全国的铁路线路,仅用了一个月地时间便迅速推进到了维也纳。普鲁士军队异常强悍的战斗力,终于引起了法国的警觉,因为当时法国正控制着南德意志联邦,初期的时候以为奥地利军队铁定获胜,并且幻想着能够得到莱茵河畔的部分领土,因此并没有过多干预。但是随着战况的急转直下。拿破仑三世害怕普鲁士的崛起动摇法国地位,被迫决定决定对普宣战。一场比普奥战争规模更大的普法战争,就此爆发。
在这一场战争中,英国由于不愿法国强大。想借助普鲁士的力量来趁机削弱法国,因此暗中支持普鲁士。
与此同时,俄国也开始了在欧洲地扩张,五月三日。俄罗斯战车悍然撕毁巴黎和约,突入塞瓦斯托波尔,第二次克里米亚战争正式爆发。凭借着先进的军事装备,将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打的节节败退。英、法等国被迫介入。但是法国此时正陷入对普鲁士地苦战,实际战场上只有英国跟奥斯曼帝国组成的联军为主,旬月不到。俄罗斯战车便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
整个欧洲的局势纷乱异常。列强无暇东顾,这个时候也只能忍气吞声。被迫向大清国提出议和。眉发来电报,任命肃亲王华丰为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