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不免要交代几句:在那个时代当太监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具备着很大的诱惑力,毕竟是吃皇粮拿皇饷,还不用到战场上送命,运气好的还能在宫里熬个品衔,所以每年都有不少人报名当太监。报名当然要先净身,其实并不象郑东在后世一些电影里看到的那样,皇宫某个阴暗的房间里,几个太监把人按在木板上,一边狞笑着举起刀……净身这道程序绝大多数都是在宫外进行的,净身者也大都出于自愿(当然也是由于生活逼迫,要不谁变态啊自愿切),一旦净了身养好伤,才可以到宫里报名,经过刑慎司验收,留的茬口合格者才可以留用。先前宝禄提到的小刀刘,就是专门干阉割这一行当的,他跟南长街会计司胡同的毕五号称京城最著名的两把刀。
而净了身并不等同于入宫,经过刑慎司验收,只能说有资格进入下一轮筛选(貌似跟现在的海选有一拼)。清朝不象明朝,太监最多时甚至达三万多人,而咸丰年间宫里的太监只有不到两千人,所以每年选拔太监的时候都很严格,往往是报名的一大批,结果大部分都会落选。落选的那些人无疑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即当不成太监,又做不了男人,连最起码的尊严和社会地位也被剥夺了。
话题扯远了,单说这宝禄和萧然,他俩之所以能顺利入宫,除了聪明伶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有一个神秘的大人物在背后支持。这人一面运用手段使他们顺利通过层层筛选,一面负责安顿好他们的家人。说到安顿家人的时候宝禄眼中似乎掠过一丝痛苦神色,虽然很快就掩饰过去,但细心的郑东还是发现了。他马上想到,可能所谓的“安顿”,绝不会是吃饱穿暖那么单纯。
这位神秘人物是谁,宝禄说不知道,当时进宫认得的两个接头太监先后莫名其妙的死了,从那之后都是跟敬事房首领太监祁公公单线联系的。
到此郑东已经明白了,那位大人物所做的这一切,无非是想把他们安插在皇宫里做眼线。以那人的处心积虑来看,不是王公贵胄,也必定是个朝中重臣。“妈的,原来是古代版的无间道,竟然让我做卧底!”郑东忍不住骂了出来。
“古代版……无间道那是什么”宝禄对这个新名词很感兴趣。郑东忙岔开话题,道:“既然是先净了身,怎么我的……我的那个还在”
原来那个萧然原本是真的净了身的。他很是伶俐能干,颇为坤宁宫赏识。有一天他探听了一些重要情报,急着通知那个神秘人物,以往都是由祁公公单线联系,刚好祁公公那天有事脱不开身,便叫萧然自己悄悄溜出皇宫报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