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章 怎么就穿到晚唐了呢(第3/4页)

的人。 受限于当时生产力的低下,那时候的纸张就是奢侈品,不是普通人可以用的。 印刷更加是需要雕版才可以,成本超出想象。 也就是说,一本书每一页都要雕刻出来才能印刷。 想象一下工匠一不小心雕劈叉了一笔笔画,整版都要作废,那是真他良的酸爽。 经济条件决定了教育权的归属。 这导致了读书人基本都是集中在财大气粗的世家门阀族群里。 加上寒门学子不通过拜入世家连科举都进不了,你就知道,皇帝有多无助了。 满朝官员,至少一大半是世家的人,你敢蹦跶就炒了你,比00后还狠。 据各种统计,整个唐朝,河东裴氏出了30多个宰相,赵郡李氏出了17个,清河崔氏出了10个宰相,荥阳郑氏更是号称“郑半朝”。 这个数字之所以有时候有争议,只是有些家族的偏远分支算不算世家的人而已,反正怎么算人家都是一个股东的。 比如一向给大家的印象是穷困潦倒的诗人杜甫,就是京兆杜氏的分支。 想不到吧? 但是仔细琢磨,要是小时候没有读书的条件,他哪里可能成为“诗圣”。 而伴随着世家门阀出现的,则是宦官当政的畸形政局。 说白了,还是皇帝和出身世家的官员扳手腕,要拉个帮手,就纵容宦官做大。 反正没事就可以压制世家,有事就把宦官推出去当替罪羊。 不过这个策略实操起来往往失控。 最典型的就是汉朝和唐朝,宦官势力最后完全脱离了皇帝的约束,废立皇帝、鸩杀皇帝的比比皆是。 如果从这方面看,还真是遇到了好时代了。 王彦庭感慨,托了黄巢大爷的福了。 这个盐贩子,因为屡试不第,对世家把持的科举制度怀着深深的恶意。 加上他的起义军有点类似于近千年后的太平天国,像流寇多于像政权。 什么统治人才?我连税法都没搞清楚呢,要这么多人管理吗? 反正缺粮了,我会抢。 缺钱了,我会抢。 真的缺人了,我再去抢。 所以,杀了吧! 一刀下去,血流成河。 就算各地还有一些世家门阀的残余,也形不成气候了。 以至于到了宋朝以后,基本就没有什么世家门阀的说法了。 一方面世家确实被五代杀绝了。 另一方面,生产力上来了,造纸术和活字印刷开始成熟,书本价格没有那么高不可攀了,穷人的孩子可以读书了。 最重要的,世家自己家也没有人了。没了底气,也不敢垄断科举了。 像范仲淹和欧阳修,童年都是穷苦到在寺庙读书、用芦苇杆学字的,照样考科举,上庙堂。 士大夫阶层的出现,有赵家天子对五代军头政治深恶痛绝,扬文抑武的原因,也有社会进步的原因。 相对的,宦官的地位也就急转直下了。 宋朝以后,再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