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王跪地道:“孩儿知错。”
贤妃让侍女降红扶起襄王,说:“钧儿,于普通人来说,可以为情爱而生,也可以为情爱而死。可你是皇子,一言一行皆有目共睹,容不得你做普通人。男女情爱之事,当量力顺势而为,顺存而逆除。”
襄王说:“母妃,儿真不愿放下青荷。”
贤妃起身说:“放不下就放不下吧。”让降红扶她去寝宫换了衣裳妆容,雍容华贵走来,跟离开时判若两人。襄王迎上前扶住贤妃手臂问:“母妃这是要去哪里?”贤妃道:“跟我去见你父王吧。”
襄王一拜在地道:“谢母妃!”贤妃扶起襄王,说:“你父王若不同意,你便忘了那姑娘,让她好生嫁人去。可做得到?”襄王回道:“全听母妃的。”贤妃道:“那走吧。”出得娴淑宫,去往养心殿。
皇帝正在卧榻上批阅奏折,见贤妃到来,下榻迎接。贤妃上前问礼道:“臣妾见过陛下,给陛下请安。”皇帝笑道:“坐。”礼遇着贤妃坐下。:“儿臣拜见父王,父王龙体金安。”皇帝说:“平身。”
等襄王起身来,贤妃直言道:“陛下,臣妾为钧儿说情来了。”皇帝笑道:“钧儿荆湖戡乱有功,朕封赏都未来得及,有何事需要说情?”贤妃说:“钧儿在荆湖剿匪,结识了一民女,几月相处下来,发现那姑娘知书达理,和善可亲,心头放不下,便想纳她为妻。”
皇帝看向襄王说:“钧儿,娶妻如造屋,纳妾如修缮,那女子适不适合你娶她为妻,可得想清楚来。”
襄王躬身回道:“回禀父王,儿臣只想做好一个太平皇子,于国有益无害,平安喜乐一生。青荷通情达理、心地纯洁、和善可亲,儿臣觉得最是适合为妻。”
皇帝问:“她是谁家孩子?”襄王回道:“回禀父王,她家书香门第,无人在朝为官,清白之家。”皇帝问:“你俩怎么认识的?”
襄王回道:“儿臣受父王之命南下荆湖,路过长寿,恰好姜山北上清剿长寿境内的山匪,结伴住进了长寿县城。那方知县,青荷的姑父,听闻姜山秉性耿直、嫉恶如仇,怕姜山治他清剿山匪不力之罪,便让女儿方茗与侄女青荷来服侍我俩,就这般认识了。”
皇帝脸色微变,道:“你怎就接受了?”襄王回道:“孩儿当时正生着病,见青荷心灵手巧,待人和善,便让她留下照顾儿臣。”皇帝问:“那方知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