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山回道:“禀娘娘,臣与颜如心姑娘算是一见钟情,两情相悦,等到有人提醒时,早已私定终身,发下誓言,臣非她不娶,她非臣不嫁。俗话说‘大丈夫言而有信’,臣为了做大丈夫,只好冒着日后被陛下责罚的可能,壮着胆子与她成亲了。”
皇帝道:“想你是仗着荆湖剿匪有功,不怕朕降罪与你吧?”姜山一拜在地道:“臣不敢。”皇帝道:“不敢!他人不敢为之事,你偏为之,何为不敢!”
姜山道:“臣有罪。臣娶商人之女为妻,只是相爱在先,言而有信在后,做君子,不负人。若是有违朝廷礼制,请陛下降罪。”皇帝问:“这就是你的‘不敢’?”姜山道:“臣是陛下之臣,臣有错,陛下要降罪于臣,臣唯有乐意受之,方不失为臣之道。”
皇帝哼笑两下,接而小叹一声,道:“你俩既是两情相悦,天地也拜了,再拆散你们,朕岂不成了棒打鸳鸯的恶人?荆湖剿匪你的确有功,且此事虽有违朝廷礼制,却于他人无害,朕除了贬你为庶民,毫无它法。算了,君子不计小人过,起来说话。”
姜山谢恩起身。皇帝道:“董宁,赐茶。”姜山躬身谢过。董公公让人给姜山泡来茶水,姜山谢过皇恩,很快将茶水喝完。
董公公对皇帝讲起京兆府对姜山用刑之事,皇帝听过,见姜山脸、脖子、手背淤青未退、伤痕未愈,的确是遭受过他人毒打,怜悯之情不也油然而生,温言道:“姜山,你一天三次受辱,觉得委屈吗?”
姜山答道:“臣是陛下之臣,心里当先有陛下,后有自己。陛下若觉得臣该觉得委屈,臣自然要觉得委屈,陛下若觉得臣不该觉得委屈,臣自然不会觉得委屈。”
皇帝道:“你奉旨进京,朕并无旨意让他人辱你,你受了他人羞辱,不觉得委屈也就算了,还想把责任推给朕,是何道理!”
姜山一拜在地道:“臣有罪,请陛下降罪。”
皇帝有些奇妙莫名,问道:“何罪之有?”
姜山伏首在地道:“邱明志身为京都守将,在天下人看来,所作所为皆出自陛下意愿。前日他于城门口当众羞辱臣,不知情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