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良玉拱手有礼道:“回小姐话,小生不才,考了两回了。”
林小姐小嘴微微翘了翘,似有不信,继而问道:“才华如此之好,怎就屡试不中了?”
取士问家世,荐举蔚然风。试卷不糊名,名瘦莫问津。宋良玉虽知其理,却不敢其言,淡淡笑答道:“该是时运不济,鸿运未到当头时吧。”
姜山两次送宋良玉进京赶考,两次铩羽而归,对朝廷开科取士的规则,早已牢骚满腹,心怀不满。此时见宋良玉不敢明言,窝在肚子里的那团火太过旺盛,忍无可忍,喷了出来:“什么鸿运未到当头时?简直扯淡。若是取士不问家世,你早已高中,何须等到现在还白衣一身。”
林小姐见姜山气急败坏的样子甚是可爱,微笑着问道:“你凭什么说,今年春闱他必能高中?”
姜山笑答道:“小姐真想听?”
丫头馨月一旁插话道:“你说了,我家小姐自然听到了,有什么真想听假想听的。”
姜山哼哼一笑,说:“馨月姑娘说的极是,在下真就失言了。”
丫头馨月说:“知道失言,那还不快说。”
姜山淡淡一笑,说道:“想这两三年来,天灾人祸横行,民生维艰,人心思变,大夏国可谓已恶疾缠身。今年春闱,朝廷若还不能端正姿态,公平公正地量才取仕,还让那些考官上下其手、徇私舞弊,痛失天下有识之士,这国家之疾,拿什么来医治?怕是只能病情加重,病入膏肓了。”
林小姐一怔,真没想到姜山这么个草莽武夫,还有这般见地,真是奇了怪了。但因她生在官宦之家,养在官宦之家,从小养尊处优,只讲吃好、穿好、玩好,饱汉难知饿汉饥,又去那里了解到民生疾苦为何物?姜山说的这些,她听起来虽觉在理,却因是个女子,顶多相好夫、教好子,其他的她一无所能为,不也听了当做没听到,轻快地转过身,沉浸于湖光山色中,一尘不染。
姜山见大伙儿对湖光山色甚是爱怜,不想搅扰他们的兴致,便随身坐下,看着焦湖之水,想着荆湖之事。时光随着思绪一丝一缕地朝西边游去,不知不觉间,已是晌午。
林管家走了来,好声问道:“姜少侠,已是晌午了,是不是找个地方吃饭先?”
姜山朝日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