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最后,报纸的小字附上了这么一句话。
以上的内容,部分来自于爱迪生先生的女儿,玛丽昂·艾丝泰儿·爱迪生。
“原来玛莉昂回纽约干了这事!”
李家乐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怪不得报纸上的内容辞藻用的如此夸张,原来是那个可爱万事通干的漂亮事!
看到李家乐将报纸看完,标准石油的谈判代表立刻激动地说道:“这份报纸现在已经在纽约市卖的脱销了,十岁的您竟然击毙戏弄了联邦政府十多年的悍匪!”
“如果再证实您真的开出一座价值不菲的油田,我想《纽约时报》的销量还可能翻一倍吧!”
接着,他满脸笑意道:“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叫你‘奇迹男孩’了!!”
闻言,坐在一旁的老史密斯一行人都憋笑起来。
李家乐瞪了他们一眼,心里忍不住在吐槽。
奇迹男孩?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不过这不失为一件好事,和上次发明剃须刀时一样,李家乐的名气再一次响彻。
并且这次的爆料者可是发明大王爱迪生的,《纽约时报》的影响程度更不是《每日要闻纪事报》可以比拟的。
李家乐闻名了整个鹰酱国,哪怕以前从未关注过他的人,在看到他名字后也会人不知赞叹道:“奇迹男孩!我知道那个夏国孩子,他很厉害!我希望我家的孩子未来也能够像他一样。”
更重要的是,因为李家乐的关系,一些白人开始渐渐对夏人摘下有色眼镜。
特别是最近,夏人还剪去了辫子,变得清爽起来,甚至会和白人们一起做祷告。
在码头和工地的夏国人也不会再主动降低薪资,开始加入了同工同酬的竞争模式。
总而言之,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发展。
不过,最近一直在忙着挖油的李家乐还没来得及关注这些事情。
“一句话,标准石油准备开出多少钱!”李家乐问道。
闻言,一旁正在吸烟的老史密斯也缓缓吐出一个烟圈,眼神灼灼地看着石油代表。
“一百万美元!”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