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复璁板着脸说“你若是不吃,我就不教你读书”
刘耀祖顿时大脑宕机,陷入两难境地,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唉,痴儿”
沈复璁一声叹息,把高粱饼塞过去。
刘耀祖不敢违抗师命,又不敢违抗父命,只得把半个高粱饼收好,打算拿回家交给父亲处置。
大明朝的穷苦农民,一般每天只吃两顿。早晨刚刚天亮就下地干活,等日头高升再回家吃饭,吃过早饭继续干活,大约半下午即提前吃晚饭。
也就是说,现在距离吃早饭,至少还有一个时辰。
沈师爷把半个高粱饼啃完,对刘耀祖说“你陪我在寨子里转转。”
“好”
刘耀祖颇为激动,他终于能帮先生做事了,虽然只是随意溜达的小事。
此时此刻,王渊已不再监视沈复璁。他相信沈师爷是明白人,等搞清楚状况就不会再逃山下遍地蛮夷,沈师爷又没个可投奔的,匆忙之下能逃到哪里去
刘耀祖陪着老师在寨中遛弯子,数次欲言又止,始终没有胆子说出来。
“有话就说”沈复璁看不下去了。
刘耀祖像是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突然跪在地上磕头“先生,你教王二的三字经,有两处跟我爹教的不一样。可可可可能是我爹记错了,我昨晚回家问我爹,他又说自己没记错。我我我我不该质疑先生的,可我又想搞清楚。实在实在是”
沈复璁打断道“哪两处不一样”
刘耀祖跪在地上说“一处是窦燕山那里,您教的是教五子,美名扬,我爹教的是教五子,名俱扬。”
沈师爷顿时尴尬无比,刘耀祖不说还好,这一说出来,他怎会不知道是自己错了
跟小儿语一样,三字经也是沈复璁四十多年前学的。即便当时背得滚瓜烂熟,但几十年过去了,难免会有一两句出现错误。
而刘木匠就不同,他平生只学过三字经、百家姓、小儿语和九章算术,这四本书的内容已经深深烙刻在脑海中。
沈师爷又问道“还有一处呢”
刘耀祖忐忑道“还有就是唐有虞那里,您教的是谓盛世,我爹教的是称盛世。”
如果换做王渊在此,沈复璁肯定要保全面子,随便以版本不同为借口糊弄。
但刘耀祖实在太乖巧了,连沈师爷都不想欺负这种老实孩子,他只能说“你爹是对的,为师记错了。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左传亦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管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应该正视自己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改正精进。你起来吧,别跪着了。”
“多谢先生教诲”刘耀祖心悦诚服,感觉老师的形象是那么伟大。
沈师爷心里想的,却是该买几套书回来了,不然接下来我可怎么教啊
师徒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