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道:“要不要买点三株口服液?”
说完姊妹两人就一起哈哈笑了起来,丝毫不在意过路自行车骑士们的眼神。
有几个年轻些的,来来往往骑了十七八遍了……
两人看脚步看似不快,但转眼间就消失在了长安街。
……
“奶奶!”
“大伯、大伯娘、二大伯、二伯娘……”
“伱们好!”
王府东路院,这座新修缮没几年的王府,因为一大家子住在这,已经越来越有人气了,小七、小九回来后,跟老人们问好请安。
看着亭亭玉立的两姊妹,李母和李池等长辈也高兴坏了。
大嫂子拉住小七,宠溺的责备道:“怎么这么久才来呀?你妈妈半个月前就打电话过来问到了没有,一天一个电话!”
小七笑道:“妈妈还是雨姐?”
一家子笑,二嫂子道:“都有!还有你大妈妈,最操心。”
小七笑道:“一会儿我去回个电话。九儿,奶奶身体还好吧?”
小九放开李母的手腕,笑道:“奶奶,您身体可真好!”
小七乐着捧哏道:“奶奶,您怎么做到的呀?别人说您长命百岁都叫骂人,起码也得长命一百二!您是不是有什么长寿秘诀?”
李母笑的慈爱,道:“真有秘诀,你们爷爷就不会走那么早了。”
小七忙笑道:“说不定只对女儿家管用嘛,或者是您祖上传下来的,传女不传男?”
一家子又大笑,太喜欢这个宝贝孙女了。
李母也笑,问道:“你们爸爸还好不?他还天天给你们妈妈做饭?”
大嫂子忙笑道:“老娘!孩子都大了,懂事了,您说什么呢?”
李母不怕:“当着晓娥她们的面我也这样问!”还跟着嘟囔了句:“四个媳妇不做饭……”
小七和小九对视,笑的乐不可支。
大嫂子问道:“你们爸爸今年啥时候回来?”
小七道:“应该快了,年前肯定回来。”
李江遗憾道:“今年回来估计没那么热闹了,不让放炮了。”
从今年起,四九城就开始禁止放烟花炮竹了。
李清笑道:“城里不让放,回秦家庄放去!正好今年是小辈儿们回来。”
去年是老大李坤到二十李墨带着全家回来,今年是二十一到四十,不过除去李源家的九个,就十来个。
而且这些小辈和李源的熟悉程度远不及李坤那一批,李坤他们是和李源一起长大的,也是熟知李家艰难困苦,知道李源付出的。
后面这一批记事时最难的那三年都过去了,和李源见的也少,等他们七八岁的时候,李源都跑港岛去了,之前的几年也大多在外面“出差”,难回一次秦家庄……
再加上几个被迫离婚的,见面估计还有些尴尬呢。
当然,尴尬心虚的是他们。
每年过年即使他们回不来,娄晓娥依旧带人一起将大包小包的礼物寄过去。
他们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