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节奏慢,回合数少,三分远投不被战术重视,身体接触强度大且体毛哨少,不强调进攻的年代,如此的得分爆炸力实属天秀;最后且最重要的是,在巨星扎堆的年代,有两次三连冠光环的加持,第一次三连冠后独孤求败(当时魔术师约翰逊就已经称乔丹为历史第一人了),巅峰急流勇退,改打棒球歇了两年,在肌肉发力结构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回来带领内忧外患且老迈的公牛队再次实现了三连冠,让同时代的巨星纷纷折戟沉沙,八年六冠的双王朝是乔神荣誉皇冠上璀璨的明珠!
可能是花哨的动作对人们天生有一种吸引吧,部分人看后期乔丹的某些比赛会这样感叹:“看起来平平无奇”。正所谓,大巧若拙,重剑无锋,乔丹后期对动作的追求已经达到极致,追求一击必杀,没有多余的动作,从落位、摆脱人接球到做两个简单动作拉开空间,然后稍微一加速就过掉防守人,再加速过掉第二个防守人,起跳等第三个防守人起来快落地的时候,拉杆闪躲,最后剩第四个防守人傻了眼,一脸不可思议却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样的超级进攻在乔丹的职业生涯稀松平常,他好像永远不会在意有几个防守人在他面前,因为在神的眼里都没有差别!
后仰跳投。论技术,篮球里有项关键性技术是不可能绕开的——后仰跳投。这是NbA历史上最无解的招式,也是篮球技术层面的最高境界。乔丹则是这项技术的集大成者,尤其是背打接后仰跳投。后仰之前,他会做一系列的操作,调动防守人的防守意识,晃动防守人的重心,然后开始后仰,他整个人像坐在空中,超强的腰腹力量和协调性让他可以在滞空中慢慢瞄准无视防守地轻松将球打进。乔丹的后仰是无懈可击的,只有祈祷他自己不进球罢了,这该是多么绝望的心理啊(求防守人的心里阴影面积)。
3.意志品质层面。
随着乔丹法则的出现,1988-1990年,连续3年季后赛败北活塞,比分分别是1比4、2比4、3比4(后面两年活塞取得了两连冠),彼时皮蓬还是新秀,乔丹在公牛的七年之痒已经过去了,个人荣誉满身却无法带领球队更进一步,全世界的人都在质疑他,对乔丹这样的人来说无法证明自己真的像死一般难受,打不赢就回家练,于是就出现了着名的令人闻风丧胆的“早餐俱乐部”,地狱式和自杀式的训练让一众感到好奇随之加入训